黄酒历史起源时间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黄酒历史起源时间和黄酒历史起源时间多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黄酒历史起源时间以及黄酒历史起源时间多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最早的白酒是
几种说法
1、始于汉代说:
在四川彭县、新都先后两次出土了东汉的“酿酒”画像砖,其图形为生产蒸馏酒作坊的画像,该图于四川传统蒸馏酒设备中的“天锅小甑”极为相似。
2、始于唐代说:
白酒始于唐代有诗词为证。如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鸡寇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的“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显然,烧酒即白酒已在唐代出现,而且比较普及。
3、始于宋代说:
北宋田锡的《麴本草》中描述了一种美酒是经过2~3次蒸馏而得到的。度数较高,饮小量便醉。此外,在《宋史》第八十一卷中记载:“太平兴国七年,泸州自春至秋,酤成鬻,谓之小酒,其价自五钱至卅钱,有二十六等;腊酒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有二十三等。凡酝用秫、糯、栗、黍、麦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这就充分说明从北宋起就有蒸馏法酿酒了。《宋史》中所指的“腊酒蒸鬻,候夏而出”正是今日大曲酒的传统方法。
4、始于元代说:
白酒元代始创的依据是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代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中国白酒的历史
中国白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出土的蒸馏器证明在汉代时中国就有蒸馏酒的能力,但并未将此用于生产,而在1975年河北省青龙县出土了经专家考证确认为用于白酒蒸馏的南宋铜制烧酒锅。
白酒,是中国酒类除了果酒和米酒外的统称,又被称为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等。
黄酒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1、中国黄酒起源于:夏朝。
2、据《史记·夏本纪》及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在夏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说文解字》注:“杜,甘棠也”)。
3、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此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发明,有哪些历史渊源呢?
白酒,又称烧酎、烧酒、白干、火酒、高粱酒,是一种传统蒸馏酒,为烧酒的一种,主要产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中国人最常饮用的蒸馏酒,也是在传统节日送人的礼品。它其实是一种包含很多不同种类蒸馏酒的混合名词,其原料可能是不同的谷物,品种繁多,但都其核心酿造工艺都是纯粮固态发酵技术,这也是中国白酒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最大特点。由于绝大多数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因此也被称为高粱酒,只有极少数白酒不使用高粱而则以大米或玉米为主要原料。
根据白酒的酿造首先要制酒曲,即用熟粮食和菌种混合培养,制成酒曲后,再和固态的谷物混合同时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酒醅、再进行蒸馏。制曲时主要使用麦类以及豆类等各种粮食,制酒发酵时使用的谷物以高粱为主,也可以部分加入其他谷物如大米,糯米,玉米,以及大麦等。根据不同的酿造工艺,白酒经蒸馏调配后的酒精浓度(V/V)一般为35度至68度之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的规模以上白酒厂商总共酿造了135亿升的白酒。
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契丹春捺钵亦有蒸馏酒技术。类似制作方法的酒类,还有日本烧酒(烧酎)、韩国烧酒、琉球烧酒(泡盛)等。其起源与中国白酒相同,皆是在元代后出现,但因地域及使用原料不同,使得这些酒类各自拥有不同的风味。
在元代时,阿拉伯的亚力酒传入中国,称阿剌吉、哈喇基等。蒸馏酒技术也随之传入。在元代时称为烧酎,至明代时称为烧酒,又称露酒。也有说法认为唐朝甚至汉代时已经有蒸馏酒。
在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白酒则被称为烧酒。而当时的白酒,指的是浊酒,为发酵时间较短的一类米酒。另一类发酵时间长的米酒为黄酒。白(米)酒及黄酒中,经常被加入烧酒,以延长保存期限。
根据曲种不同,中国白酒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类型。大曲曲块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主要应用于南方湿热气候。中国大部分知名白酒产于西南部的四川和贵州两省,以及江淮平原,多是大曲酒。在中国市场上有“川酒
云烟”的说法,即指西南地区的白酒质量高。
白酒在我国何时起源?
正所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就得起源真的是需要追溯到几千年前,就得起源有很多说法,包括仪狄造酒,猿猴造酒,上天赋予酒等诸多说法,这里说一下比较被大众所知的说法是杜康造酒。
???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说起来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的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就成了就得起源。
???白酒历史上里程碑的出现大概实在宋代,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技艺进步的影响出现了蒸馏法,得以将白酒提纯,这种方法产出的白酒更贴近于现在市面上的白酒。
黄酒历史长还是白酒历史长
黄酒的历史比白酒的历史长,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酒的历史起源于什么时期
酒的起源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
1.猿猴造酒:有书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果酿酒。樵子入山得基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异常,名归猿酒”。所以说酒起源“猿酒”。
2.仪狄造酒:此说出自《战国策》,五帝时,禹的女人,命仪狄造酒,仪狄造出了甘甜芳香的“黄酒”,禹喝后也觉非常美味,大加赞赏。从此仪狄就成了酒的祖师。
3.杜康造酒:《酒法》中道,杜康将吃剩的饭,倒入桑树洞里,发酵后,发出芳香气味,而酿成了“高粱酒”,杜康就成了酒行业的祖师爷。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黄酒泡枸杞如何治疗不同类型的肾病?
2025-06-09 15:53:24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分为多种类型。黄酒泡枸杞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食材,对于不同类型的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黄酒泡枸杞可以起到降血糖、…
嘉善黄酒有哪几种系列
2025-05-23 14:53:0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嘉善黄酒有哪几种系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浙江嘉善黄酒股份公司官网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嘉兴黄酒排名:加善黄…
小米黄酒传统酿造工艺解析与制作指南
2025-05-14 18:37:54小米黄酒,一种源自传统酿造工艺的美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口感深受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米黄酒的制作原理、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传统佳酿。原料与制作原理小米黄酒的制作主要依赖于糯米和小米这两种原料。糯米和小米含有丰富的淀粉…